随着古筝琴声响起,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教室中传出《但愿人长久》的悠扬旋律;在绘画班教室里,学员们则以菊花、月饼、螃蟹等具有浓郁秋意的主题作画。 随着马来西亚国内新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王春法 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(袁思陶、伊媛) 5月26日,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接受新华网

“十三五”气象预报准确率稳步提升
日期: 2021-01-09 14:40:38 来源: 农民日报 编辑:晓曼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,“十三五”期间,以智能网格预报为基础的全国气象预报业务格局构建完成,为气象防灾减灾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经第三方评估,“十三五”期间气象预报各项重点任务基本完成,预期目标已经实现。
5年来,在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四级气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,气象预报准确率稳步提升,与“十二五”期间相比,常规要素短期预报准确率平均提升2.28%,气温和降水月预测评分提高2分,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提升3.5%。2020年,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89%,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,创历史新高;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减小到65公里,为历史最好成绩,稳居国际先进行列;提前6个月的ENSO预测技巧达到0.8,MJO预测技巧超过20天,接近世界先进水平。
中国气象局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,赋能经济社会发展,在防灾减灾、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、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效益。全国2474个县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完成,多尺度流域面雨量估测预报业务精细到4254个中小流域,中小河流洪水、山洪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实现逐小时更新。20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的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政府审批,1700余项城市规划、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完成气候可行性论证,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评估预报一体化平台建成,网格化环境气象影响评价业务建立,PM2.5、臭氧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时效提高到15天。天气预报覆盖“一带一路”沿线243个城市,面向11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风云气象卫星资料。
- 牵手《文学报》 “上海好童书”评选阅读推...
- 《金青稞》:一部用双脚完成的精准扶贫报告...
- 行业自律推动网络文学发展
台湾传奇作家林燿德生前最后一本小...
林燿德是台湾文学界的传奇人物,在短暂的文学生涯里,他留下了诗歌、散文、小说、评论三十余种,年纪轻轻就把台湾的文学奖项拿了个遍。他的作品主要由三类组成。第一类是